《Go语言四十二章经》第三十九章 MySql数据库
39.1 database/sql包
Go 提供了database/sql包用于对关系型数据库的访问,作为操作数据库的入口对象sql.DB,主要为我们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功能:
- sql.DB 通过数据库驱动为我们提供管理底层数据库连接的打开和关闭操作.
- sql.DB 为我们管理数据库连接池
需要注意的是,sql.DB表示操作数据库的抽象访问接口, 而非一个数据库连接对象;它可以根据driver打开关闭数据库连接,管理连接池。正在使用的连接被标记为繁忙,用完后回到连接池等待下次使用。所以,如果你没有把连接释放回连接池,会导致过多连接使系统资源耗尽。
具体到某一类型的关系型数据库,需要导入对应的数据库驱动。下面以MySQL8.0为例,来讲讲怎么在Go语言中调用。
首先,需要下载第三方包:
go get github.com/go-sql-driver/mysql
在代码中导入mysql数据库驱动:
import (
"database/sql"
_ "github.com/go-sql-driver/mysql"
)
通常来说,不应该直接使用驱动所提供的方法,而是应该使用 sql.DB,因此在导入 mysql 驱动时,这里使用了匿名导入的方式(在包路径前添加 _),当导入了一个数据库驱动后,此驱动会自行初始化并注册自己到Go的database/sql上下文中,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 database/sql 包提供的方法访问数据库了。
39.2 MySQL数据库操作
我们先建立表结构:
CREATE TABLE t_article_cate (
`cid` int(10) NOT NULL AUTO_INCREMENT,
`cname` varchar(60) NOT NULL,
`ename` varchar(100),
`cateimg` varchar(255),
`addtime` int(10)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'0',
`publishtime` int(10)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'0',
`scope` int(10)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'10000',
`status` tinyint(1) unsigned NOT NULL DEFAULT '0',
PRIMARY KEY (`cid`),
UNIQUE KEY catename (`cname`)
) ENGINE=InnoDB AUTO_INCREMENT=99 DEFAULT CHARSET=utf8 COLLATE=utf8_general_ci;
由于预编译语句(PreparedStatement)提供了诸多好处,可以实现自定义参数的查询,通常来说,比手动拼接字符串 SQL 语句高效,可以防止SQL注入攻击。
下面代码使用预编译的方式,来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,并通过事务来批量提交一批数据。
在Go语言中对数据类型要求很严格,一般查询数据时先定义数据类型,但是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在三种可能: 存在值,存在零值,未赋值NULL 三种状态,因此可以将待查询的数据类型定义为sql.Nullxxx类型,可以通过判断Valid值来判断查询到的值是否为赋值状态还是未赋值NULL状态。如: sql.NullInt64 sql.NullString
package main
import (
"database/sql"
"fmt"
"strings"
"time"
_ "github.com/go-sql-driver/mysql"
)
type DbWorker struct {
Dsn string
Db *sql.DB
}
type Cate struct {
cid int
cname string
addtime int
scope int
}
func main() {
dbw := DbWorker{Dsn: "root:123456@tcp(localhost:3306)/mydb?charset=utf8mb4"}
// 支持下面几种DSN写法,具体看MySQL服务端配置,常见为第2种
// user@unix(/path/to/socket)/dbname?charset=utf8
// user:password@tcp(localhost:5555)/dbname?charset=utf8
// user:password@/dbname
// user:password@tcp([de:ad:be:ef::ca:fe]:80)/dbname
dbtemp, err := sql.Open("mysql", dbw.Dsn)
dbw.Db = dbtemp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return
}
defer dbw.Db.Close()
// 插入数据测试
dbw.insertData()
// 删除数据测试
dbw.deleteData()
// 修改数据测试
dbw.editData()
// 查询数据测试
dbw.queryData()
// 事务操作测试
dbw.transaction()
}
每次db.Query操作后,都建议调用rows.Close()。 因为 db.Query() 会从数据库连接池中获取一个连接,这个底层连接在结果集(rows)未关闭前会被标记为处于繁忙状态。当遍历读到最后一条记录时,会发生一个内部EOF错误,自动调用rows.Close(), 但如果提前退出循环,rows不会关闭,连接不会回到连接池中,连接也不会关闭,则此连接会一直被占用。 因此通常 我们使用 defer rows.Close() 来确保数据库连接可以正确放回到连接池中。
插入数据:
// 插入数据,sql预编译
func (dbw *DbWorker) insertData() {
stmt, _ := dbw.Db.Prepare(`INSERT INTO t_article_cate (cname, addtime, scope) VALUES (?, ?, ?)`)
defer stmt.Close()
ret, err := stmt.Exec("栏目1", time.Now().UNIX(), 10)
// 通过返回的ret可以进一步查询本次插入数据影响的行数
// RowsAffected和最后插入的Id(如果数据库支持查询最后插入Id)
if err != nil {
fmt.Printf("insert data error: %v\n", err)
return
}
if LastInsertId, err := ret.LastInsertId(); nil == err {
fmt.Println("LastInsertId:", LastInsertId)
}
if RowsAffected, err := ret.RowsAffected(); nil == err {
fmt.Println("RowsAffected:", RowsAffected)
}
}